现在的位置:再漫画 > 宅新闻姬 > 大杂烩 > 声优学校课程不只有配音!抗拒舞台课恐难成专业声..
杂类

声优学校课程不只有配音!抗拒舞台课恐难成专业声优

在日本,配音行业早已不是“小众领域”——庞大的市场需求、动画文化的深度渗透,让“成为声优”成为无数年轻人的梦想。这份热度直接催生了大量声优专科学校,可若有人以为这些学校只教“对着麦克风说话”,恐怕就低估了声优职业的专业性。

018.jpg

近期,曾为《钢之炼金术师》奥利维亚·米拉·阿姆斯特朗、《通灵王》瑞瑟格・戴佐配音的资深声优泽海阳子,就在X平台公开吐槽:部分声优专科学校的学生,对“舞台表演”课程极度抗拒,甚至动辄翘课,她直言“这样的人或许该找更适合自己的工作”,这番话也让“声优到底需要什么能力”的话题再次引发热议。

020.jpg

“我听说有些学生,一听到要上舞台表演课就满脸不情愿,甚至直接不来。”泽海阳子的语气里带着不解,“如果连这点都接受不了,大概还有更适合他们的路吧。”在她看来,抗拒舞台课的学生,或许根本没搞懂“声优”的核心是“演员”——不是“模仿声优的样子”,而是真正具备“用声音和表演传递角色灵魂”的能力。

022.jpg

要理解她的观点,不妨先看看专业声优学校的课程体系。以东京广播学院声优科为例,大众印象里的“配音练习”只是基础模块,真正的课程表远比想象中丰富:为了应对动画、游戏里的歌唱场景,唱歌训练是必修课;为了贴合角色动作张力,舞蹈与肢体控制要反复打磨;甚至面对武打、战斗类角色,专门的武打技巧训练也必不可少;更不用说为了未来试镜、活动现场准备的“台风培养课”——从站姿到表达节奏,每一个细节都在为“专业声优”的身份铺路。

025.jpg

而在泽海阳子眼中,“舞台表演课”正是这些课程的核心纽带。“这门课不只是让你上台走两步,关键是教你怎么解读剧本、怎么把文字里的情绪变成真实的表演,还有最重要的——怎么和其他演员磨合。”她解释道,这些能力恰恰是配音工作的“隐形地基”:配音时虽不用面对镜头,可角色的情绪起伏、与其他角色的互动张力,都需要基于对剧本的理解和表演经验来支撑;若连在舞台上与同伴配合都做不到,又怎能在录音棚里,仅凭声音就构建出鲜活的角色世界?

027.jpg

028.jpg

她还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,佐证舞台经验对演员的重要性:“我40多岁才加入剧团AUN,第一次公演排练时,看到其他演员台词背得滚瓜烂熟,动作精准到分毫不差,我还偷偷想‘他们肯定私下合练过’。后来才知道,大家只是把‘在家做好万全准备’当成了基本职业素养。”在她看来,排练场从来不是“从零开始练习”的地方,而是“把各自的准备成果拿来碰撞、调整、融合”的空间——有时要放弃自己的固有想法,有时要配合他人调整节奏,这个过程里的每一次磨合,都是对“演戏本质”的理解深化。

029.jpg

“那些只愿意上动画配音实作课,却逃避舞台课的学生,可能只是喜欢‘声优’这个标签,而不是真正热爱‘表演’。”泽海阳子的话戳中了行业里的一个隐性问题:很多人被声优的“光鲜”吸引,却忽略了这份职业背后,需要像所有演员一样,扎实打磨每一项表演技能。毕竟,声优的核心是“用声音演戏”,而“演戏”这件事,从不是只靠麦克风就能完成的。


标签: 声优 舞台表演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