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日本电影的巅峰之作,想必很多人都会立刻想到1988年上映的《阿基拉》。这部影片的导演大友克洋,凭借它在动漫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,影响极为深远。然而,又有多少人看过大友克洋创作的原作漫画呢?还有多少人能记起,大友克洋除了是电影导演这一身份外,还是一位杰出的漫画家呢?最近,日本网友们就针对这一现象展开了讨论:大友克洋一直拒绝推出小本的文库版漫画,也不发行电子书,这会不会就是他逐渐被新一代动漫迷淡忘的原因呢?
“大友克洋作为漫画家有被遗忘的情况,原因有二。其一,他不再创作新作品;其二,他始终秉持‘出大开本的书是一种坚持’的观念,所以坚决不出文库版。这就导致在2007年的时候,除了《阿基拉》之外,他的其他作品都绝版了。而且他还认为‘我的漫画创作是以纸面印刷为前提的,所以不会推出电子书’。这种对自身创作理念的坚守,却带来了令人无奈的结果。”日本网友铃木淳也在近期发布的文章中,谈到了著名电影导演大友克洋被大众遗忘其“漫画家”身份的原因。
铃木淳也可是一位资深的大友克洋粉丝,他甚至专门为大友克洋建立了一个资料详尽的资料库网站。
铃木淳也指出,大友克洋对漫画大开本出版的坚持,提高了出版社再版的难度,使得除了《阿基拉》之外,他的大量漫画作品长期处于难以获取的境地。再加上他对电子书的排斥,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新生代动漫迷接触其作品的难度。这些因素相互交织,最终导致大友克洋在新一代动漫迷的视野中逐渐被边缘化。
即便在2021年,大友克洋推出了《大友克洋全集OTOMO THE COMPLETE WORKS》,将自己所有的作品都囊括其中,但遗憾的是,目前仍然只有实体书可供购买。
正因为铃木淳也对大友克洋爱得深沉,所以当他说出这些观点后,瞬间在网络上引发了大量网友的热烈讨论。
网友们的反应十分强烈:
“我才刚知道大友克洋的作品没有电子书,真是让我大吃一惊。”
“拜托出电子书啊——”
“说实话,没有电子书真的很不方便,家里都没地方放书了……”
当知晓有经典漫画无电子书时,你会去找它的实体书来看吗?这种情况就像大友克洋作品面临的境遇一样,引人深思。他对出版形式的坚持,在给作品赋予独特魅力的同时,也似乎在新老动漫迷之间筑起了一道墙,让作品的传承和传播面临挑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