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的位置:再漫画 > 宅新闻姬 > 大杂烩 > 动画歌曲的双面孔 定制魅力与流行“混搭”
杂类

动画歌曲的双面孔 定制魅力与流行“混搭”

在日本流行音乐的广袤天地中,只要稍加留意,便能察觉到一股愈演愈烈的新潮流:越来越多主流歌手投身于动画歌曲的演绎事业,不少人更是专为动画作品精心打造主题曲。与往昔相比,这一趋势正以锐不可当之势蓬勃发展。如今,在日本流行歌曲的版图里,动画歌曲占据的份额愈发显著,而这般浓厚的氛围,在过去的岁月里实属罕见。

1.jpg

近期,日本社交平台X上掀起了一场热烈讨论,话题的焦点正是这股动画歌曲的热潮。对于过去动画主题曲常常沦为“随意挪用流行歌曲充数”的现象逐渐改善,网友们纷纷各抒己见,一场关于往昔与当下动画歌曲差异的探讨由此展开。

这场讨论源于一位推文作者的发声。他直言,曾有一段时期,那种“动画开场曲(OP)随随便便从流行音乐中选一首套上”的做法实在令他难以苟同。然而,当下的动画歌曲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,歌词与作品内容的契合度大幅提升,不仅在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销售成绩,更成功赢得了观众的心。对此,他不禁感慨:“终于迎来了这个令人期待的时代!”

2.jpg

相较于“跟不上年轻人潮流”的无奈感,他更多体会到的是“长久期盼的时代终于降临”的喜悦。毕竟,观看动画这件事,与年龄并无必然联系,纯粹是个人喜好,想看便看,简单直接。

此观点一经抛出,瞬间引发众多网友的共鸣。有人分析指出,这一现象背后的关键因素在于,“自幼沉浸于动画世界,对动画毫无抵触感”的一代人,如今已成长为音乐界的中流砥柱。正因如此,他们创作的歌曲能够精准地契合动画作品的灵魂。

3.jpg

以米津玄师为《金牌得主》献唱的《BOW AND ARROW》、鱼韵为《地。-关于地球的运动-》演绎的《怪兽》,以及Official髭男dism为《SPY×FAMILY间谍家家酒》打造的《ミックスナッツ》为例,创作这些歌曲的音乐人巧妙地从动画中汲取灵感,将内心的感悟精心雕琢成全新的作品,极大地丰富了动画的世界观。

当然,也有网友秉持不同看法,他们认为过去的动画歌曲同样拥有不可磨灭的魅力。比如《数码宝贝》的主题曲《Butterfly》,从歌词内容来看,与数码宝贝并无直接的紧密关联,但神奇的是,整首歌曲营造出的氛围却与作品完美融合,宛如天作之合。还有《超时空要塞》的歌曲,熟悉的旋律一旦响起,那些动画中的经典画面便会不由自主地在脑海中浮现,令人难以忘怀。

4.jpg

甚至有些动画歌曲暗藏“玄机”,乍听之下,以为只是普通的流行歌曲,还暗自揣测“不过是随意冠名动画主题曲罢了”,可随着剧情的深入推进,才惊觉歌词竟与动画内容丝丝入扣、严丝合缝。网友们纷纷提及《魔法少女小圆》的《コネクト》,当回过头再次聆听,才发现这首歌简直就是整部作品主题的全方位预告,令人拍案叫绝。

也有网友分享了一些有趣的案例,像《勇往直前》的主题曲,其选曲过程相当随性——“从酒井法子的专辑里任选一首使用”。然而,意想不到的是,所选歌曲与动画搭配起来竟意外和谐,堪称商业合作的成功典范,实现了动画与歌曲的相互成就,吸引了大量关注。

5.jpg

如今,当动画歌曲登上Oricon公信榜时,媒体与艺人昔日那种嫌弃、排斥的表情已难得一见,这无疑是令人欣喜的变化。不可否认,日本流行乐(JPOP)有时正是因为并非专门为某部作品量身定制,反而碰撞出奇妙的化学反应。像JUDY AND MARY、WANDS、ZARD等音乐团体的曲风,就蕴含着独属于那个时代的独特韵味,令人回味无穷。

由此可见,过去“拿流行歌曲充数”的做法并非一无是处,它同样能在特定的情境下与动画相互映衬,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。

这两种观点各执一词,却又都言之有理,或许这恰恰体现了动画歌曲在发展历程中的深刻变迁。那么,在各位读者心中,究竟是更青睐专为作品精心打造的主题曲,还是钟情于那些因偶然组合而产生独特魅力的日本流行乐(JPOP)曲风呢?说不定在当下,这两者之间的界限早已模糊不清,共同构成了动画歌曲多元而精彩的世界。


标签: 动画歌曲
分享到:

漫画APP客户端

再漫画—版权所有

Copyright © 2023-2024 zaimanhua.com,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39446号-1
京网文[2024] 3774-185号